欧易OKX下载

欧易OKX交易所

全球前三大交易所!注册可领取最高6万元盲盒奖励,100%中奖!同步注册可辅助进行OTC

点击注册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抹茶MEXC/火币Huobi入口

点击进入

在压力面前 , 以太坊是妥协还是坚持

春节后在一次和朋友的聚会聊天中,我在谈到以太坊时,曾经和朋友表示:

我现在特别担心Vitalik会不会因为受到来自社区一部分观念的影响,屈服于当下币价的走势、扛不住某种压力,为了短期内把以太坊的价格“拉”上去,而采取一些措施放弃去中心化的理想和追求。

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忧,主要有下面两个原因:

一是现在来自社区的压力非常大。还有一些OG持有者因为币价原因还把以太坊全部换仓成了其它的智能合约链代币。对此,社区提出了不少对以太坊的改革建议。其中一些我认为有价值,但另一些在我看来则会把以太坊引向中心化,是不能接受的建议;

二是以太坊基金会最近改变了一些做法,这种改变让我明显地产生了一种不安。

我们先看第一点。

台湾天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新书《買進獨角獸》中反复强调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段话的大意是:

一个颠覆式创新的项目是属于未来的,它属于未来的社会和未来的人类。因此它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场景必定和当下的普遍环境以及人们的习惯思维存在极大的差异。

对这种差异,绝大多数现在的人是不习惯、排斥甚至拒绝的。

因此,作为一个颠覆式创新项目的创始人在面对投资者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

这些投资者会很不习惯并且看不懂项目中一些看来“匪夷所思”的另类做法,然后自觉不自觉地提出一些意见让创始人妥协、折衷、把创始人拉回到当下,拉回到人们习惯的生活环境和场景中。

因为这些投资者看不到创业者眼中的未来,理解不了创业者脑海中的愿景,当然就无法理解创业者这些“匪夷所思”的另类做法。

这很正常,绝大多数人就是如此。

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创始人越应该有勇气拒绝这样的投资者。

这非常难。

然而,对于一位有志于颠覆现状的创业者,这个勇气是必须具备的。否则,当他按照这些投资者的建议修改他的产品后,或许短期内他能迎合更多人的看法,甚至立刻取得一些肉眼可见的进展,但长期看他的产品将失去伟大,沦落为这个市场上众多平庸产品中的一个新竞品。

用这段话形容Vitalik现在面临的压力和社区中那些明显中心化的建议是太应景不过了。

实际上相对传统的互联网项目创始人,加密项目的创始人会面对更多、更大这样的压力。

因为在传统的互联网行业,项目创始人面对的投资者只是数量非常有限的风投,面对有限的投资者,创始人可以耐心地解释、平静地处理。

但在加密社区,项目创始人面对的是极为广大的散户投资者/持币者,并且在这些散户投资者/持币者中,投机者占据了绝大多数。

在这样的环境中,声音更大、喧嚣更甚的往往是来自投机者短期、短视的意见。它给创始人带来的压力会更大、更挑战。

Vitalik有勇气拒绝这样的建议,拒绝这些因为支持中心化建议而离开的投资者吗?

我们再看第二点。

这段时间,以太坊基金会有个频繁操作的动作引发了社区极大的不满:屡次抛售数额并不算少的以太坊。

这种不满是显而易见的:

在币价这么萎靡的情况下,还抛售?还这么频繁?这不是加剧了币价的压力?这是要干什么?

bN3qBUjswt8en63Ci32kfacLfxrDVwJVvWA31U30.jpeg

为什么不把基金会持有的以太坊放到DeFi进行质押或者借贷,单凭利息就足够基金会的开销了。为什么不这么做?

我一开始看到这个DeFi建议,也觉得有道理,也对基金会的这个行为不太理解。但我对这件事更关注的不是该不该抛币,而是以太坊基金会使用的这些资金是否做到了高效?是否有不必要的浪费?是否应该精简冗余人员?

对此,Vitalik进行了解释,大意是:

以太坊基金会之所以只能靠抛售以太坊解决资金问题,而没有把它们放到DeFi协议中进行抵押,是为了避免利益关联。

一旦基金会的资金放在了某个DeFi协议,那未来以太坊在考虑升级的时候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因为自己资金的利益而作出偏向这些DeFi协议的考虑。

这个解释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我从来没有在这方面考虑过利益关联的问题。

在我们生活的国度、我们生活的环境,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Vitalik想到了这一点。

看到这个解释后的好几天,我都在密切关注他的相关推特和回复。但十分可惜的是,这样一个解释完全被淹没在了无数的口水中,几乎没有人在意。

无论是社区还是Vitalik本人都再也没有提过了。

我觉得十分的遗憾。

更让我担忧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几天后,以太坊基金会将以太坊存进了AAVE、Compound等协议。

其实,无论以太坊基金会卖ETH还是把ETH存进DeFi,我都能理解。因为这是个两难的抉择,无论怎么做都会损害某种价值观和某些利益。这就像当年的THE DAO事件一样,根本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所以在我看来,怎么做不重要,怎么做我都能理解,但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

以太坊基金会的这个改变到底是因为社区的压力而在价值观上进行了妥协作出的这个举动,还是因为资金的压力被迫作出的暂时妥协。

如果是后者,我认为问题不大,未来还有补救的机会;但如果是前者,那就非常危险了。

所以我很期待Vitalik能对这些问题有个正面的回复。

当我看完区块律动最近发表的一篇对Vitalik的专访(链接附在文后),我的担忧才消散。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56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