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美元ETH被盗再敲警钟 交易所安全体系如何构筑信任防线?
2月21日,Bybit遭遇一场历史性黑客攻击,导致约15亿美元的以太坊被盗。这一事件迅速成为行业热点,引发了币圈内外对加密资产安全性的深刻反思。在加密市场刚刚回暖之际,此次攻击无疑为行业敲响了警钟,促使交易所重新审视其安全体系。
超50万枚ETH被黑,币圈史上最大盗窃事件
据报道,攻击发生在Bybit的以太坊多重签名冷钱包执行转账至热钱包时。攻击者利用高级钓鱼技术和社会工程手段,欺骗签字者批准恶意交易,导致51.4 万枚ETH被转移至未知地址。Bybit CEO在X帖子中宣布,攻击者通过伪装UI和URL,显示正确地址的同时更改智能合约逻辑,成功控制冷钱包。
此次攻击的黑客已成为全球第14大ETH持有者,目前持有约 0.42% 的以太坊代币总供应量,超过了Fidelity、Vitalik的 ETH 持有量,并且是以太坊基金会 ETH 持有量的 2 倍以上。攻击规模之大、涉及金额之巨,堪称加密货币史上之最,对行业造成了沉重打击。加密市场在连涨多日稍有回暖迹象时,开始大幅下跌。
在消息传出之前,ETH价格最高涨至2845美元,在市场恐慌情绪的催化之下,ETH价格短时下跌8%,比特币从当天的最高点跌幅接近5%,其他山寨币均出现大幅下跌,全网短时间爆仓超过4亿美元。
幸运的是,得益于Bybit的快速响应与行业各方参与者的技术与流动性援助,本次被盗事件得以暂时平息,以太坊价格经过一天的跳水行情再次回到2700美元之上,市场恐慌情绪缓解。
加密货币交易所安全性再次凸显
此次Bybit黑客事件,再度引发了业界对加密货币交易所安全性的广泛关注。由于区块链交易不可逆,一旦资金被盗,几乎无法追回。因此,交易所必须采用多层次的安全措施,好资产安全防护。
4E作为阿根廷国家队全球合作伙伴和唯一推荐交易平台,始终将资产保管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一系列先进而严密的安全和风控机制,为用户的资产提供可信赖的安全守护。
1、多套钱包分离,严格配比冷热钱包。4E采用了多套钱包分离机制,严格冷热钱包配比,95%以上的用户资金存储在离线冷钱包中,从源头上避免了联网带来的风险,确保用户资产的最大安全隔离。
2、多重签名确保私钥安全。此次攻击暴露了冷钱包转账过程中的漏洞,特别是多重签名钱包在面对高级钓鱼攻击时的弱点。攻击者通过伪装UI和URL欺骗签字者,这表明签名验证流程也是安全防护的重点。4E多重签名钱包要求多个签字者的批准,签名过程层层加密,并且结合了硬件安全模块和严格的验证流程,确保不可篡改性,能有效防止类似攻击。
3、严格规范要求和流程标准。4E在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均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和流程标准。同时最小权限、多人背靠背隔离操作等机制也被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风险的可能性。分权分层的管理方式,使任何一个人的错误或失误都不会影响整个平台的资金安全。
4、定期安全审计。4E与行业头部安全公司合作,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漏洞。并且与合作伙伴建立以周为单位的攻防演练机制,模拟黑客的渗透入侵,提升安全排查与防护能力。同时,隔离内网重要服务器,建立权限控制、账号权限回收等,防止过高权限导致信息泄漏,建立起各项审计和监控,对日志进行集中存放、处理、警告等。
5、1亿美元保险基金:4E设有专门的保险基金,用于应对突发的安全事件。通过将平台的部分收益分配到该基金中,专项用于各种潜在事故,在需要时随时调用,为交易者的资产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目前,4E的风险保障基金累计已超过1亿美元。
4E平台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措施,大幅降低了资产被盗取的风险,也在以往的运营中证明了其高效性和可靠性。多年来,4E始终保持着零事故的良好记录,未发生过任何重大安全事件,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业内的良好评价。
此次Bybit黑客事件无疑为加密货币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反思和进步的契机,有助于促使技术与监管同步升级。加密行业前景充满希望,不断强化的安全保障将成为行业持续繁荣的动力与基石。